Back

脚踏实地:当美国梦照进现实

Huo Cheng | 11 4 月, 2019

许多没有在北美居住过的人常常对美国的生活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多年以来受到好莱坞电影和美国流行文化的影响,我们都存在这种幻觉:我们觉得这里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并且光怪陆离。2015年的夏天,当我和我的丈夫移民到美利坚,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高期待即将对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然而现实很快让我认清,融入一个新国家的过程永远是琐碎而艰辛的。

宇宙中心?还是大农村?

现实泼下的第一盆冷水就是意识到原来美国除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几个大城市之外,大部分地方按中国的标准而言都只能属于城乡结合部。喜欢安静的人觉得这样的地方宁静祥和,但是习惯热闹的人常常感觉这里的生活无聊枯燥。我和我丈夫刚来美国的时候居住在一个叫安娜堡的大学城。这座城市位于密歇根的东南部,离汽车城底特律非常近。由于医疗、教育资源都很不错,这座小城受到许多传统美国家庭的喜爱。然而搬去不久我就发现,这样的小城环境并不利于我这样的新移民。

首先就是当地对新移民的工作机会是非常有限的。来美国之前,我在中国一所大学里面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咨询工作。然而以我新移民的身份,想要在安娜堡找到类似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之后和许多当地的移民聊天,发现我的情况其实很普遍。我在安娜堡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来美国之前她在广州当服装设计师,努力很久之后也只能放弃在当地找同类工作的想法。当然,几乎所有的新移民多多少少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即便是那些一开始就选择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落脚的人们。但是对于安顿在小城镇的移民家庭,挑战显然要更多一些。

不忘初心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对于那些有雄心壮志又肯吃苦耐劳的移民,美国最不缺少的就是机会。我之所以在前面列举一些比较负面的经历,是想给从来没有在北美生活过,而又有移民意向的人们先敲响警钟 。作为很多像我一样,从其他国家的大城市突然移民到美国中小城镇的专业人士,我觉得来之前就应该调整好自己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状态的期待。

我来美国后不久就开始找工作,基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一开始非常不顺利。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面包店当糕点师。说实话,我在中国的时候真的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工作。从这段经历当中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不管求职初期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设定的最终职业目标。不要在生活的琐碎和烦闷之中丢掉了梦想,同时也要尽量拥抱不同工作经历带给自己的成长。只有更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不断扩大交际圈,才有可能寻找到更好的工作与发展机会。新移民本来相较本地人而言就缺乏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自己积极主动地融入是获得资源和支持的重要途径。

于此同时,对于急需收入但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移民家庭而言,可以选择从兼职工作开始做起。像零售业的导购,商场的收营员,以及餐厅的服务生等一些常见的兼职工作,就业的门槛会比较低。这类工作通常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对求职者的英语要求也不会太高。一般而言,在周末可以和经理讨论安排下周的工作天数和时间。千万不要觉得这些工作没意思或者配不上自己的学历与过往工作经历。我自己就是通过几份兼职工作认识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人。通过他们,以及观察他们的生活,我得以更加透彻而完整地了解整个美国社会。据我所知,好多新移民除了找工作之外,还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这类兼职工作对他们就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锻炼基本的工作能力,认识更多的朋友,还能提高英语水平,带来一定的收入,简直一举多得。

摸着石头过河

新移民找工作遇到的另外一个大瓶颈就是语言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反过来看:英语虽然不是我们的母语,但是除了英语之外,我们还会另外一种语言。在积累了几份兼职工作经验后,我成功地应聘上了美国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空乘岗位。当时我的英语口语在工作当中尚属于能够流利表达,但是绝非完美的程度。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那家航空公司之所以聘请我,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我的中文能力以及心理咨询背景。但是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第二语言以及移民之前的工作经验带给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实美国的很多工作是明确要求求职者熟练掌握第二语言的。新移民们与其纠结于自己永远不可能说出地道的英语,不如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好好抓住此类工作机会。

去年我家从安娜堡搬到了纽约,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纽约有很多帮助新老移民适应环境,融入当地社会的免费资源。比如各区的公立图书馆就是大家结交伙伴,了解城市生活的绝好去处。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移民,图书馆还提供免费的英语课。很多非营利性机构都为移民提供基本的就业培训。政府拨款的、分布在纽约各城区的成人教育中心(Office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OACE)也有针对不同需求的英文和电脑技能培训。所有这些资源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能找到地方去提高自己。

我所了解的情况虽然只限于纽约市区,但是按理来说,应该美国的其他大城市情况也是差不多的。这些服务和资源通过上网查询或者询问朋友都可以轻松获得,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要有一个积极上进的态度。如果能够持续有效地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新移民可以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学习到新的技能,以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对于像医生,律师,心理咨询师这样的专业人士,就业情况可能会更复杂艰难。没有美国的职业执照让这些专业人士很难在这个国家继续从事相同的工作。我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即便现在也还面临这个问题。把原来的职业执照转换到美国认可的体系内也并不是不可能,但是既费时耗力,最后由于种种限制还不一定能成功办理。这个时候,考虑重新在美国读一个针对原本专业的硕士学位可能反而更实际一些。这些专业人士在自己原来的国家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去申请研究生通常会比本科刚毕业的学生容易很多。如果已经在一个地方住了一年以上,符合州内学生的学费资格,申请离家近的公立大学读研,性价比往往是最高的。

与君共勉

总而言之,每个移民的具体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大家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我觉得所有新移民都可以效仿的原则,就是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提供的资源和机会。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同时又可以放下身段,挑战很多自己以前不曾涉及的工作领域。工作无高低贵贱,可以自食其力永远都是最光荣的。

与此同时,也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利用身边的资源,积攒能量,争取在一定的时期内回到原本的职业轨道。对于需要职业执照的专业人士,可能这段蛰伏期会更长一些,只能耐下性子读书、考试、和拿证。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得志就灰心丧气,因为那样对改变现状毫无意义。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国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敢于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展开新生活,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这份勇气加油鼓劲。

Huo Cheng
Huo Cheng 是一位WES大使,即将就读纽约某心理健康咨询专业的研究生项目。

Want to stay in the loop?

Sign up for our Newsletter. 
We’ll share updates, what we’re learning, and opportunities through our email list.

You might also be interested in: